新聞摘要 - 2025年7月 返回*目錄

7月11日新聞摘要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7 - 11(星期五)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特朗普宣布提高8個國家的關稅,包括巴西由10%加徵至50%,加徵關稅原因之一為巴西「陰險地」攻擊自由選舉及美國民眾的基礎言論自由權利,並表明關稅與前總統博索納羅的案件有關。巴西總統盧拉反駁指出對方聲稱兩國貿易關係不公平為錯誤,強調美國對巴西有貿易順差。
 
2.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首次出訪亞洲,將於馬來西亞會見東盟十國外長,時值美國總統特朗的關稅戰升級,宣布將對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6個東盟成員國及日韓徵收高額關稅。
 
3. 魯比奧宣佈:對聯合國人權辦公室一名官員阿爾巴內塞實施制裁,原因是她支持國際刑事法院對涉嫌侵害巴勒斯坦人權的美國和以色列有關人權採取行動。阿爾巴內塞表示這是“黑幫式的恐嚇”。
 
4. 為確保正在進行的停火談判取得成功,哈馬斯同意釋放10名被扣押人員。其他核心問題包括援助物資進入加沙、以色列軍隊從加沙撤出,以及相關方面為永久停火提供切實保證。
 
5. 也門胡塞武裝宣稱成功擊沉希臘貨輪「永恆C」號,是4天內在紅海擊沉的第二艘商船,中方敦促保障紅海水域的航行安全。
 
6.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歐洲幾乎所有問題都源於俄烏衝突,隨著美國政策轉變,跨大西洋關係出現裂痕,這場戰爭對於歐盟來說已經失敗。
 
 
(二) 兩岸
 
1.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十四五」期間,內地經濟總量頭4年經濟增速平均在5.5%;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萬億元左右,5年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長三角。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可靠的力量。
 
2. 中國嫦娥六號取回人類首批來自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經過中國科學家們一年的協同攻關,取得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及地球化學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
 
3.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美國自中國進口服裝總值為5.56億美元,較4月的7.96億美元大幅下滑,已連續四個月下降。這一數字也創下自2003年5月以來的單月最低紀錄。
 
4. 人工智能芯片巨擘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計劃赴北京參加「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與中國高層領導人會晤,重申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5. 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開幕。國際鐵路聯盟主席阿蘭•別洛烏德高度評價中國高鐵發展成就。
 
6. 南太平洋島國瑙魯總統阿迪昂攜家人到廣東尋根謁祖,其母親擁有中國血統,外曾祖父是廣東江門人。阿迪昂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尋根之旅,持續促進兩國民間交往和人文交流。
 
 
(三) 港澳
 
1.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抵達巴黎繼續歐洲訪問行程,出席律政司舉辦的香港法律服務研討會,並與國際組織代表會面,介紹香港法律服務和仲裁制度等方面的優勢。
 
2.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發文總結了公務員事務局3年來的成就:一是建設能做事、做成事的團隊,二是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三是優化公務員的管理。
 
3. 一項以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約65%受訪者計劃升讀大學,比去年下跌3.2%,而擬升讀高級文憑及副學士的考生約有10%及13%。超過九成考生希望留港升學,而選擇到內地升學的比率較往年微升0.8個百分點,欲到海外升學則有所下跌。
 
4.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如有需要,北部都會區大學教育城的用地可在現時90公頃的基礎上再作增加。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爭取明年上半年或更早時間公布《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會適時邀請合資格的專上院校就大學城土地提交發展意向。。
 
5. 中學文憑試即將放榜,職業訓練局為中六學生提供超過140項課程,學額約13000個。緊扣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及關鍵產業發展,推出多個熱門課程。當中,配合本港首間中醫醫院啟用、積極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備受學生歡迎。
 
6. 國際海事組織審查香港履行相關責任的情況,結果顯示香港於多個審核範疇皆取得卓越成績。香港船舶註冊處按總註冊噸位而言位列全球第四,香港註冊船舶在全球港口國監督檢查的滯留率維持在0.69%的低水平,遠低於全球平均比例的3.30%,反映本港一直致力維持並提升香港註冊船隊的安全性、可靠度及公信力。
 
7. 澳門社會保障制度各項給付金額調升,養老金上限及殘疾金由原來3,740元澳門元/月,調升至3,900元/月、失業津貼調升至157元/日、疾病津貼中住院津貼調升至157元/日,非住院津貼調升至119元/日、出生津貼調升至6,500元、結婚津貼調升至2,220元、喪葬津貼調升至2,870元。
 
8. 中央政府將在澳門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此次發行是中央政府連續第四年在澳門發行。有澳門學者指出:中央政府持續在澳門發行人民幣國債,有助特區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澳門債券市場業務,促進澳門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而特區通過積極配合和服務國家人民幣國際化政策目標,則有助推進深化特區經濟適度多元。
 
 
 
文章精選:如何複製台積電?分析台積電成功秘訣 ((關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