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7月 返回目錄

7月3日新聞摘要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7 - 03 (星期四)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為香港高齡教工會會員及友好提供瞭解世界、內地和港澳地區發生的大事和社會脈搏。《摘要》將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美參議院通過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後,特朗普稱這項法案將讓美國人民享有減稅、安全邊境及更強大的軍隊,而且將迎來爆炸性經濟增長。
 
(2) ​美國宣佈,運營近64年的美國國際開發署即日關閉。國務卿魯比奧批評該署收效甚微。長期以來,該機構以對外援助為名,資助干涉他國內政等活動。
 
(3) 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伊朗在確保本國核設施安全之前,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同時批評該機構為戰爭和侵略行為提供便利,淪為以色列政權的代理人。
 
(4) 超過165個國際慈善和人道主義組織聯合聲明,要求解散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援助加沙地帶的物資分發機構,因該機構打着援助旗號製造混亂和暴力,導致數百名無辜的巴勒斯坦人遇害。
 
(5) 日本國土交通省宣布,自7月8日起,搭乘日航、全日空等日本各航空班機時,乘客不得將流動電源放入座位上方的置物櫃內;如需充電,應將流動電源放在身邊。
 
(6) 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再度發生地震,總計超過30次以上,最大強度為5.1級,震源深度約16公里。該地區過去10天已狂震近850次。
 
(二) 兩岸
 
(1) 習近平致信祝賀全國青聯十四屆全委會全國學聯二十八大召開,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青年大有可為。廣大青年要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2) ​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應邀於7月5-8日赴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另外,應埃及總理馬德布利邀請,李強將於7月9-10日對埃及進行正式訪問。
 
(3)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賴清德鼓吹所謂「為台澎金馬而戰」,實則是為民進黨一黨之私而戰,讓年輕人成為其分裂圖謀的犧牲品;渲染所謂「大陸軍事威脅」,是為掩蓋其一味挑釁、「以武謀獨」的分裂本質。
 
(4)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王震:中國海上風電裝機速度全球領先,但海上風電分為近海固定式風電和深遠海漂浮式等類型,其中深遠海漂浮式風電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和難點。
 
(5) 中國軟實力的霸總、復仇、婆媳大戰題材微短劇,把握到美國荷里活2023年大罷工的時機,殺入北美市場。同時,在東南亞也大受歡迎。
 
(6) 達賴喇嘛:達賴喇嘛活佛轉世體系在他圓寂後仍將繼續存在,並稱他創立的一家非營利機構,將擁有唯一權力來認定其未來的轉世靈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繼承權,必須符合中國法律法規,符合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以及要由中央政府批准。
 
 
(三) 港澳
 
(1) 民青局長麥美娟:如果《2025年博彩税(修訂)條例草案》獲得通過,當局將進行的重點工作,包括嚴謹的法律和規管約束,以減少賭博對市民的不良影響;以及通過平和基金提供輔導、治療服務,以提升公眾對沉迷賭博禍害的認識。
 
(2) 教育局長蔡若蓮:近月因美國高教政策突變衝擊國際人才流動,香港八所資助大學已接獲850宗海外學生轉校查詢,發出至少36份錄取通知。由下年度起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的推廣撥款將倍增至4,000萬港元,以加強全球招生力度和「留學香港」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3) 勞福局長孫玉菡:政府正積極招攬多元背景的人才來港,以配合香港發展所需。其中,優才計劃下的「成就計分制」旨在吸引具備超凡才能並擁有傑出成就獎的人士(如奧運獎牌、諾貝爾獎、國家/國際獎項,或得到同業肯定有重大貢獻)來港定居,成功獲批的人士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8年。
 
(4) 文旅局長羅淑佩啟程前往法國巴黎及波爾多,與法國政府官員和葡萄酒業界貿易代表會面,亦會參觀博物館及著名旅遊地標,探討合作與交流機遇,加強香港與法國在文化及旅遊領域的合作。
 
(5) ​隨着中美貿易達成框架協議、銀行同業拆息下跌、專才及內地生持續來香港及銀行按揭業務取態積極,下半年香港樓市有不少利好因素支持。地產界人士相信,樓價有望觸底反彈3%至6%。
 
(6) 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會爭取11月起實施「粵車南下」,每天限量100輛車可入市區「自駕遊」,相關車輛來港前須購買保險及到指定中心進行驗車。
 
(7) 立法會選委界陳曼琪建議為河套香港園區制定數據安全條例,並以「港資港法」及「港資港仲裁」形式,適用於香港及深圳園區,確保跨境數據流動的安全、便利與規範管理。
 
(8) 澳門文化局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對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12個項目進行公開諮詢。該12個項目包括:土地信俗、舞龍、舞獅、葡萄牙土風舞、春節、端午節、龍舟競賽、太極拳、葡撻製作技藝、杏仁餅製作技藝、嫁喜禮餅製作技藝及竹昇麵製作技藝。
 
(9) 澳門理工大學人工智能藥物發現中心教授魏樂義及研究團隊,在分子性質預測與藥物研發領域的創新研究,獲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發表。
 
 
文章精選:《揭美國襲伊內情,戰略上得不償失》(雷鼎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