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6月 返回*目錄

6月12日新聞摘要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6 - 12(星期四)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爲香港高齡教工會會員及友好提供瞭解世界、內地和港澳地區發生的大事和社會脉搏。《摘要》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英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與挪威周二聯合宣布,對以色列極右翼政府兩名部長實施制裁,指他們「煽動針對巴勒斯坦人的極端暴力」,並嚴重侵犯人權。這些傳統上對以色列友好的西方國家,罕有向以色列作出嚴厲譴責。
 
2. 特朗普表示,國民警衛隊將一直留在洛杉磯,直到沒有危險為止。洛杉磯市長宣布該市進入緊急狀態,市中心部分地區實施宵禁。此外,加州政府向法院申請臨時限制令,要求立即阻止特朗普政府的行動,遭一名法官駁回,但安排在周四下午舉行聽證會。
 
3. 有報道指美國財長貝森特將接替鮑威爾、出任下任聯儲局主席。白宮方面稱其為虛假信息。貝森特目前正領導政府全面改革全球貿易的議程,並參與推動稅收和監管方面的改革。他的任期將至2026年5月。
 
4. 伊朗表示,將於15日在馬斯喀特,跟美國舉行第六輪會談。雙方仍然存在分歧,包括伊朗提煉濃縮鈾濃度問題。
 
5. 亞洲首批廉價航空公司之一的捷星亞洲宣佈:因供應商成本、機場費用和航空費用上漲,及新加坡和東南亞地區運力和競爭的加劇,決定今年7月31日起停止營運。
 
6. 世界銀行發表的《環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因應環球貿易摩擦升溫,加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地緣政治衝突加劇、極端氣候事故頻發等因素,下調全球近七成經濟體的增長預測。將全球貿易增長預測大幅調低至只有百分之1.8。世銀認為全球有必要重新合作,重建一個更穩定與透明度更高的貿易環境。
 
 
(二)兩岸
 
1. 中美代表團結束貿易磋商。中方代表李成鋼表示雙方達成框架協議,將向兩國領導人匯報。美方表示稀土問題應該能夠解決。
 
2. 習近平同李在明首次通電話,呼籲中韓加強各層級各領域交流,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李在明表示,願推動雙邊睦鄰友好關係,並邀請習近平11月訪韓,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而李在明亦將訪華。
 
3. 教育部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包括「設立大灣區大學」。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位於東莞松山湖科學城,佔地250畝,由廣東省政府直接管理,建成後將開展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全日制學歷教育,計劃到2030年招生人數要達到1萬人,且本科和研究生的規模比例為1:1。
 
4. 中非合作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王毅宣讀習近平的賀信,提到中國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以中國大市場為非洲等全球南方夥伴提供新動能,落實對部分非洲國家實施百分百零關稅措施。
 
5. 馬英九再率團到大陸,參加「海峽論壇」及公祭伏羲大典。國台辦表示歡迎,並做好相關的活動安排。又指台海形勢複雜嚴峻,在兩岸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歡迎台灣同胞常來大陸參訪,攜手加強交流合作。
 
6. 台灣網紅陳之漢飛抵上海,展開首度到訪大陸行程。他說,民進黨多年選舉策略為「對中國的恐懼」,建構中國很可怕、很退步印象,所以他的主要目的是戳破他們的謊言。他希望兩岸多交流、多往來。
 
 
(三) 港澳
 
1. 陳茂波透露,本港第二季出口及投資表現不錯,重申不會改變聯繫匯率制度。
 
2. 港大及中大醫學院的代表將首度前往美國波士頓,出席國際生物科技大會,期望能吸引投資及國際人才來港。屆時將會有近2萬名來自全球各國家或地區的生物科技界人士出席,涵蓋研究、臨床試驗、製造及投資等不同範疇。
 
3. 文體旅局透露,至今海洋公園的入場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9%。而本月15日是父親節,是「樂樂」成為父親後的第一個父親節;而26及28日分別是「可可」和「安安」來港後的第一個生日,8月15日則是「加加」和「得得」的一歲生日。文體旅局將會聯同旅發局和海洋公園推出新一浪的大熊貓宣傳活動。
 
4. 九巴及龍運工會要求加薪8%。主因是面對公司縮減加班時數等衝擊,且車長需不斷調動至駕駛其他路線等,均令員工壓力大增。加上隨着車費收入增加、燃油費下降等有利因素,工會認為應當作出「合理加薪」。
 
5. 昨天,立法會舉行捐血日。多名立法會議員即場捐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今次捐血日是響應周六的世界捐血者日,政府總部將於今天及明天,接力舉行捐血活動。
 
6. 一號戒備信號生效,熱帶風暴「蝴蝶」大致移向海南島。天文台指一號信號昨晚至今日維持,周五評估是否需要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7. 岑浩輝出席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慶祝酒會時表示,葡人社群一直對澳門特區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特區政府將繼續維護澳門社會的多元文化特色,為不斷提高包括在澳的葡人社群在內的全體澳門居民的福祉而努力。
 
8. 岑浩輝在禮賓府與全國政協副主席會面,雙方就進一步助力澳門長遠發展等議題交流意見,並指出澳門特區的發展離不開中央政府長期關心和支持,感謝全國政協長久以來對特區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文章精選:《港深同城化的現狀與啟示》(袁彌昌)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rticle/4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