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6月 返回*目錄

6月4日新聞摘要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6 - 04(星期三)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以色列決定暫時不派代表團前往卡塔爾談判,而是通過調解員繼續與哈馬斯進行遠程談判。同時,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將全力行動,而實現停火的唯一途徑是哈馬斯接受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的最新提議。
 
(2) 6月3日黎明,以軍在加沙地帶一個援助物資分發點附近朝領取物資的民眾開槍,造成27人死亡,超過90人受傷。
 
(3) 聯合國大會選舉德國前外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為第80屆聯大主席。她將接替第79屆聯大主席菲勒蒙·揚,於今年9月就任,任期一年。
 
(4) 昨日,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投票時間從6時開始一直持續到20時,投票總人數突破3000萬人。
 
(5) 英國首相斯塔默周一發布最新《戰略國防評估報告》,宣布將新建12艘新型「SSN-AUKUS」攻擊型核潛艇,並投資150億英鎊打造核彈頭,作為核潛艇配給。
 
(6) 歐洲聯盟2日批准英國貝宜系統公司、意大利萊奧納多公司、日本飛機工業振興有限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全球作戰空中計劃」,致力於在2035年底前交付第六代戰機。
 
(7) 俄烏兩國代表團周一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第二輪直接談判,雙方同意交換陣亡士兵遺體。俄羅斯總統助理、俄方談判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表示,俄烏同意在前線部分地區停火兩到三天以交換陣亡士兵遺體。
 
(8) 5月28日晚,持續數小時的強降雨侵襲尼日利亞尼日爾州莫誇地方政府區內數個社區,洪水造成當地200人死亡,另有500多人失蹤,是該地區60年來最嚴重一次。
 
(9) 日本米價持續高企,政府早前改以自由合約形式,允許商舖申請售賣政府的儲備米,引發搶購熱潮。
 
(10)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佈最新一期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5年和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均為2.9%。
 
(11) 意大利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2日噴發,火山灰柱高達5,000米,是自2014年以來最強。
 
 
(二) 兩岸
 
(1) 美國白宮表示,總統特朗普本周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在北京,外交部表示沒有可提供信息。
 
(2)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同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全面互免簽證和面向湄公河國家簽發“瀾湄簽證”基礎上,中方面向東盟10國和東盟觀察員東帝汶推出“東盟簽證”,為符合要求的11國商務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審發五年多次、停留期最長為180日的簽證。
 
(3) 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的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2024年1月6日上線運行以來,已為全球143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成功完成超50萬個量子計算任務,全球訪問量突破2900萬次,刷新我國自主量子算力服務規模紀錄。
 
(4) 廣東省林業局:廣東沉香種植面積位居全國前列,正加速向未來年產值100億元的目標邁進。
 
(5) 內地2025年高考即將拉開帷幕,今年廣州地區高考總人數約6.6萬,共67個考點覆蓋全市11區,其中有36個考點鄰近地鐵站。
 
(6)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2025年端午假期三日(31/5-2/6),廣東累計接待遊客2,321萬人次,同比增長20.6%;實現旅遊收入114.4億元,同比增長25.6%。
 
 
(三) 港澳
 
(1) 香港警方聯同澳門、馬來西亞、馬爾代夫、新加坡、南韓及泰國警方28/4-28/5進行跨境反詐騙聯合行動,共拘捕1,858人,截獲逾1.5億港元騙款,涉9,268宗詐騙案件。
 
(2) 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多次與新任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會面。李家超表示,香港在由治及興的征程上,如何用好國家機遇、令中央更掌握和了解香港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對港有效的政策,是行政長官重要責任。
 
(3) 曾被稱為「中國大好友」的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去年曾言香港「已經玩完」,事隔一年多改口唱好香港。他坦言:「中美衝突帶來的機遇多於威脅,與我最初設想相反。」
 
(4) 今年2月瑪嘉烈醫院腫瘤科3名醫生先後染疫,其中一名年輕醫生病發三天後不治,該名離世醫生感染C型輪狀病毒,是香港首次發現該病毒。
 
(5)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第一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幅度較上一季的2.5%更高;對外貿易及投資均錄得按年增長,恒生指數亦顯著上升。他相信市民漸能回復消費信心。
 
(6) 為協助青少年規劃職業道路及大學選科方向,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於2025年1月至4月舉辦「環保專業學生導向計劃2025」。
 
(7) 第三屆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主辦方今年特意以「動感全運 樂聚維園」為主題,除了有全國各省的美食外,還設有新興科技體驗區,展示多項使用AI 、VR產品。
 
(8)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法《千字文》校園計劃」正式啟動。計劃以南朝高僧智永的《千字文真書》為教材,邀請50所本港中小學參與,推動書法融入校本課程,計劃為期3年。
 
(9) 澳門行政會完成討論《育兒津貼計劃》行政法規草案,推出臨時性的育兒津貼計劃。法規受益對象是於2025-27年期間出生,且持有效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幼兒,每名幼兒最多可獲發出生年度及緊接兩個年度的津貼,每年度為18,000澳門元。
 
(10) 澳門政府公報刊登行政長官批示,調整學費津貼金額。其中幼兒教育調整至21350元;小學教育調整至23560元;中學教育調整至25940元。
 
 
文章精選: 大國博弈在激化,暴雨欲來資本市(東網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