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5月
返回*目錄
5月13日新聞摘要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5 - 13(星期二)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已與中國達成協議。經調整後,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由145%下調至30%,中國對美國貨品的關稅則由125%下調至10%。他還表示,雙方已有很好的機制避免衝突升級再次發生。
(2) 烏克蘭外交部長瑟比加稱已準備好與俄羅斯實施「全面且無條件」的30天停火;俄羅斯總統普京則提議雙方於 5 月 15 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直接會談。外媒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答允,願親赴土耳其會面。
(3)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宣布,他將簽署行政命令,要把美國處方藥和藥品價格大幅降低30%至80%。他表明,計劃制訂一項「最惠國特遇」政策,將在美國銷售的藥物成本與其他國家為同一藥物支付的最低價格相同。
(4) 美媒報道,特朗普訪問中東行程之一的卡塔爾,將贈送一架價值達4億美元、曾屬王室擁有的波音747-8「空中皇宮」作為美國新空軍一號之用,此舉將成美國史上由外國政府贈送的最昂貴禮物。
(5) 印巴兩國關係惡化之際,巴基斯坦軍方接收了新一批中國製造的彩虹-4B察打一體無人機。在大型無人機領域,巴軍將比印軍更勝一籌。
(6) 哈馬斯發表聲明指,作為促進加沙停火協議、重啟過境口岸及恢復人道援助的一部分,加沙地帶最後一名仍在生的美國人質艾丹.亞歷山大將會獲釋。
(7) 南韓總統選舉拉票活動正式啟動,首爾高等法院宣布,決定暫緩在野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涉教唆偽證案二審,庭審延至總統選舉後。而最新民調顯示,李在明繼續處於領跑地位,領先優勢擴大。
(8) 據南韓媒體報道,日前在京畿道平澤市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舉行的航空展活動中,有兩名台灣人涉嫌非法拍攝飛機被警方逮捕。
(二) 兩岸
(1) 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前天返京。習近平此次訪俄,與普京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還新增了中俄關係「也不受制於第三方」的表述。
(2) 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指出,習近平與普京總統交流時長近10小時,中俄關係堅如磐石,試圖在中俄之間打楔子只能是一場空想。
(3) 中美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發表談話。指本次會談達成了聯合聲明,是雙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邁出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4) 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內地一名高校青年學者為換取在國外知名期刊發文機會,提升自身學術知名度,據稱以內部數據為籌碼,主動聯絡境外學者,並安排學生配合蒐集敏感數據。國家安全機關及時發現採取措施,保障了國家秘密安全。
(5) 英國首相施紀賢公布新的《移民白皮書》,其中一項關鍵措施是對技術工作簽證新增學歷門檻要求,限制低技術勞工留英條件。
(6) 深江(深圳江門)鐵路項目控制性工程跨磨刀門水道主橋首個主塔昨天封頂,預計今年6月底前兩座主塔實現封頂,為2028年全線通車奠定基礎。
(三)港澳
(1) 特首李家超展開任內第二次中東行,除了帶領本港工商界及專業界代表出訪,更首次與20多位內地企業代表「拼船出海」,企業家來自浙江、福建、廣東、江蘇、北京、上海等,涵蓋金融、貿易、創科、運輸物流等不同範疇。
(2)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和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舉行會議,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香港有憲制責任持續完善維護國安的執行機制,制定附屬法例為其中一個途徑。又重申行政機關對訂立附屬法例受到有效約制,相信市民不會誤墮法網。
(3) 新冠感染數字近月持續攀升,專家預料維持至少三至四個月,呼籲高危群組及早接種疫苗。
(4) 本港銀行短期同業拆息繼續回落,根據銀行公會昨日公布資料顯示,與供樓相關的1個月同業拆息再跌1.33點子至1.92321厘。
(5) 今年以來,全球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寧德時代,昨日起在本港招股,入場費逾26,000元。
(6) 房屋局昨日在東涌第16A區舉辦「房屋建築機械人——油漆大師比拼賽x武林大會」,有5款油漆機械人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見證下「鬥髹油」,另有6款建築機械人同場亮相。
(7)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到澳門立法會與全體議員座談交流。會後,立法會主席高開賢接受訪問時表示:今年是本屆立法會換屆之年,也是第六屆特區政府的開局之年。夏主任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再次蒞臨澳門視察指導工作,是中央有效行使全面管治權的重要體現,更體現習主席和中央政府對澳門這顆掌上明珠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
(8) 高開賢表示:夏寶龍主任傳遞了四方面指示精神,一是肯定自第六屆特區政府自履職以來,政府施政開局良好;二是再次強調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大意義;三是要進一步強化和優化行政與立法的關係;四是要從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文章精選:《回復法治社會的陣痛》(盧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