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5月 返回*目錄

5月1日新聞摘要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5 - 01(星期四)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爲香港高齡教工會會員及友好提供瞭解世界、內地和港澳地區發生的大事和社會脉搏。《摘要》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美國眾議員譚納達宣布:已向國會提交七項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文,涵蓋貿易政策、人權、新聞自由及政府職權等多項爭議。該彈劾案雖無可能在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中獲得通過,但被視為政治層面上倒特朗普的實際行動第一槍。
 
2. 由卡尼領導的自由黨連續第四次贏得加拿大聯邦眾議院大選。在眾議院343個議席中,自由黨拿下167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卡尼在發表勝選感言時說:「特朗普試圖打垮我們,以便讓美國佔有我們。這永遠不會發生。」
 
3. 美國參議院以多數票,通過珀杜出任美國駐中國大使。珀杜說: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外交挑戰」,美國對華政策必須「細致、不分黨派、具戰略性」。
 
4. 特朗普簽署兩項行政命令:「就某些進口商品的關稅說明」,給出了不重複徵收關稅的保證。另外,《美國汽車及汽車零件進口調整修正案》,容許在美國組裝汽車進口零部件的公司第一年可以獲得零售價的15%的關稅補償。第二年,將降至汽車價值的10%。為期僅兩年。
 
5. 美媒《政客》為特朗普「百日施政」埋單計數,指他成功兌現了九項主要承諾,四項明顯未能履行,另有九項進展未明,六項則部分兌現。
 
6. 巴基斯坦資訊部長表示:印度打算以喀什米爾巴帕哈爾加姆事件為藉口,於未來24至36小時之內發動軍事打擊。巴基斯坦目前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7. 朝鮮導彈總局、國防科學院、探測電子戰總局在「崔賢」號驅逐艦上進行多項武器試驗期間,在現場參觀的金正恩:應加速推進海軍核武裝。
 
 
(二) 兩岸
 
1. 「神十九」返回艙下午約1時08分,成功降落東風著陸場,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此前,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早上4時與太空站組合體成功分離,3名太空人感覺良好。
 
2.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諾貝爾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當選外籍院士。這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3. 在美國宣布取消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後,法國公共賬務部長和法國財長共同宣布:計劃從明年起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徵收額外費用,以防止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大量湧入歐洲市場。
 
4. 十四屆全國人大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由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這法案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5. 內地自主製造的全球最大裝載量汽車運輸船比亞迪「深圳號」從江蘇出發,開啟出口首航。該船搭載超7000輛比亞迪電車,前往巴西,全航程預計超30天。業內專家指,這折射中國「國車自運」時代正加速到來。
 
6. 台北市議會淪為私人休息室。有電視台前記者,被揭假扮某雜誌記者,將台北市議會的記者室當做私人休息室,假領梳化當床,又帶電鍋煮食,弄得烏煙瘴氣。事件疑有高層包庇縱容。
 
 
(三) 港澳
 
1. 發展局建議將港鐵紅磡站周邊及海濱打造成新地標,不排除交由港鐵牽頭發展,方便整個項目可以快點啟動及推行。
 
2. 立法會三讀通過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陳茂波更新2024/25年度的綜合帳目,赤字約為803億元,較修訂預算的872億元為低。他又承諾,有關增收邊境建設費,聽到社會的意見,會在「慎重考慮」後再作決定。
 
3. 警方國安處拘捕一名男子,涉嫌多次在社交平台發布煽動信息,違反國安法。內容包括煽動他人引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定的國家根本制度的憎恨、藐視及離叛等。
 
4. 審計報告指,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就申請個案,由申請到收齊資料至完成處理所需的時間超過30天,超出訂明的內部時限,建議處長探討善用科技,改善職津系統的方法以加快處理申請。
 
5. 審計署審查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的管理,發現過萬份驗窗令超過三年未遵辦,最長拖了近12年。「強制驗窗計劃」自2012年實施,,2017至2024年期間,有近66萬份強制驗窗通知獲遵從,約2.7萬份未獲遵從。
 
6. 康文署計劃未來三年,在全港增設超過20個「寵物公園」和「寵物共享公園」。不過,公眾泳灘仍然不會開放讓寵物進入。
 
7. 廣東省橫琴辦主任聶新平表示:國家教育部已批准澳門三所公立大學在橫琴設立校區,並都已經完成選址。同時,隨着往返琴澳兩地旅客不斷增長,口岸旅檢合作快捷通道“免出示證件”(俗稱刷臉)功能正優化升級,將在十月完成,屆時會促進琴澳融合發展。
 
8. 澳門旅遊局代局長稱,為積極拓展穆斯林旅客,已設有具針對性的旅遊指南,並籌備製作宣傳片,以展示澳門各樣符合穆斯林習俗的旅遊元素。亦着重加強旅遊從業員的培訓,以便因應不同旅客的文化、宗教信仰、習慣及特別需求,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文章精選:《歷史的回歸與輪迴》(袁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