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3月
返回*目錄
3月13日新聞摘要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3 - 13(星期四)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美國與烏克蘭就俄烏戰爭在沙特阿拉伯展開會談,並於會後宣布,烏克蘭同意美方提議,實行為期30天的臨時停火;美方隨即宣布,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分享。歐洲多國領導人對會談結果表示歡迎,但停火是否能夠成事,還須俄羅斯同意。
(2) 美國總特朗普總統對加拿大的關稅政策一再反覆,於週二宣布對加拿大鋼鐵和鋁材的進口關稅翻倍至50%,數小時後,白宮又發表聲明表示,特朗普最終決定對加國鋼鐵和鋁材的25%關稅維持不變。
(3) 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對美國的鋼鋁關稅政策採取反制措施:從下月起,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開徵反制關稅,以回應美國對鋼鐵和鋁徵收的關稅。」
(4) 美媒ABC報導,特朗普計劃推出一項新規定,要求所有在美國逗留超過30天的加拿大人,必須向聯邦當局登記,並進行指紋識別。如果已經身在美國境內的加拿大人,則需要填寫一份新表格。該規定將於4月11日生效。
(5)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發生火車劫持事件,一輛載有約450名乘客的客運列車,遭分離主義武裝分子俾路支解放軍挾持,造成最少10人死亡。據報已有200名人質獲釋,但武裝分子威脅,若當局不滿足要求,將炸毀火車並處決所有剩餘的182名人質。
(6) 葡萄牙的中右翼少數政府在國會信任投票中落敗,執政社會民主黨首相蒙特內哥羅倒台,該國預料將於5 月舉行兩年內的第三次大選。
(7)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從香港返回馬尼拉時,遭菲國警方拘捕,隨即押送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總統小馬可斯強調,拘捕杜特爾特的行動是按國際刑警規定進行,並非如外界所指為了政治鬥爭。
(8) 英格蘭東部海岸發生油輪與貨船相撞起火事故,兩船共36名人員獲救,一人失蹤。
(9) 南非約翰內斯堡奧利弗•坦博國際機場R21高速公路發生大巴車側翻事故,16人死,數十人受傷。
(二) 兩岸
(1)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應邀向「春天里的中國」全球媒體對話會美國專場發表致辭,強調打關稅戰、貿易戰損人更害己。
(2)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在記者會上回應有的關《反分裂國家法》提問時,表示會持續認真貫徹落實《反分裂國家法》,持續加強運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堅定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3) 公安部部長助理、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最近兩個月,馬不停蹄穿梭於泰、緬、柬三國。施壓泰國對泰緬邊境電詐園斷電,成功打擊妙瓦迪電詐集團,已有1439名涉及詐騙的中國籍疑犯(包括港人)從妙瓦底遣返回國,本周中方還將安排飛機將第三批共810人接回。
(4) 醫學界權威雜誌《柳葉刀》一項國際研究顯示,2021年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數量居全球首位。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宣布已啟動「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若肥胖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5年後全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7成。
(5) 江蘇泰州市高港區發生爆炸事故,釀成4死4傷。
(6) 台北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周三中午突然停電,原因是更換百葉窗時掉落壓損電纜所致。
(三) 港澳
(1)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葉玉如表示,要將教育發展、科技創新及人才培養一體發展,而科大作為全港首間研究型大學,30多年來不少研究成果已在醫院落地,認為科大籌辦第3間醫學院較更其他院校更有優勢。
(2)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高才通計劃至今有大約9萬宗申請獲批,估計約8萬人已經到港,不會預期所有申請者都繼續留港,但他們來港不會拿取福利,所以對香港沒有「蝕底」。
(3) 香港中華總商會認為,兩會不僅為國家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也為香港帶來多元發展新機遇。香港要更好發揮「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和功能,促進對外聯繫、大力招商引才引資,對外說好香港故事和國家故事,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國家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

(4) 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林緯遜:多間學校參加內地交流團,其中9名學生感染諾如病毒,,與食物或被污染的水源有關。而日本大阪、鳥取縣和岐阜縣日前亦連環爆出諾如病毒食物中毒事件。
(5) 古物諮詢委員會本周四開會討論將西營盤舊贊育醫院主樓及上環太平山街廣福祠列為法定古蹟。
(6)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有關寵物友善措施,容許乘客攜帶寵物乘搭鐵路,在港鐵內部已討論多時,他相信最快上半年有定論,很大可能會先在輕鐵試行,並設有一定的限制。
(7) 澳門全國人大代表團,在兩會期間,提出關於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展法律制度重大創新的聯合建議,建議固化深合區近年來的開發建設成功經驗;把“澳門 + 橫琴”的戰略定位從政策宣示轉化為具體的法律規則。
(8)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陳虹聯合提出關於推動更多澳門高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延伸辦學的建議,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構建“一國兩制”下高等教育協同發展新機制。
文章精選:《相信》 ( 盧永雄 )
https://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ticle/14768783-%e7%9b%b8%e4%bf%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