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3月
返回*目錄
2025年3月3日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3 - 03 (星期一)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為香港高齡教工會會員及友好提供瞭解世界、內地和港澳地區發生的大事和社會脈搏。《摘要》將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美國國務卿魯比簽署聲明,撤銷拜登政府的部分武器禁運,使用緊急權力加快向以色列提供約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聲明表示,特朗普政府已批准向以色列出售近120億美元的重大對外軍售。
(2)北約秘書長呂特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生爭吵是很不幸的,他希望澤連斯基能好好思考如何重建與美國人及美國總統的關係。
(3)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兩次拒絕與美國簽署礦產協議。澤連斯基還拒絕與美國副總統萬斯和國務卿魯比奧達成協議。
(4)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英國,英國首相施紀賢表示,烏克蘭將獲得英國的全力支持。雙方簽署一項達22.6億英鎊的貸款協議,用於強化烏國防能力。
(5)美媒報道:「中國的蘋果」—小米公司,成功推出暢銷電動汽車,衝擊美國車企。認為小米的成功凸顯中國科企將數碼科技與電動汽車結合的實力,也顯示中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徹底佔據主導地位。
(6) 日本岩手縣自上周起接連發生多宗山火,截至昨天,火場面積已擴大至約1800公頃,規模是30年來最大。主要受影響地點為大船渡市三陸町綾里地區。
(二) 兩岸
(1) 國家主席習近平:平安中國建設為了人民,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是平安中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要把捍衛國家政治安全擺在首位,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要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方面工作。
(2)中國財政部最新數據,內地在2023年的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達到4.21萬億人民幣,成為公共預算中支出最大的項目。而2024年的預算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為4.2114萬億元,教育支出為4.2076萬億元。顯示中國的人口老化和少子化趨勢。
(3) 內地科企近期在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官方要求頂尖科企高層避免前往美國,以免洩露國產AI技術甚至被拘留。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因此拒絕出席上月巴黎全球AI峰會。
(4) 「錢凱-上海」雙向直航海運航線於2024年12月18日開通。開通後,秘魯到中國的海運時間從30-40天縮短至23天左右,物流成本節約20%以上。
(5) 中央氣象台連發暴雪黃色預警、寒潮黃色預警、大霧黃色預警、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3月3日,江淮、江南一帶成為降溫核心區。4日,主要降溫區域推進到江西、福建、浙江等地。不少地方單日降溫幅度可達20℃左右。
(6) 以「數智新絲路」為主題的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明德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閩港兩地政界、學界、商界精英,從科創、國際化、數智化等角度,進行深入討論。
(三) 港澳
(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未來幾年工務工程開支從900億元上升至1200億元,增加的部分大多用作北都。
(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為激勵年青人對科技的理論與應用產生好奇和興趣,政府已聯繫了多家在港的大型科技企業及逾100家本地科技公司和初創公司,將組織不同模式的互動交流以及實地考察活動。目前騰訊、阿里、聯想和商湯等大型科企對此積極響應。
(3)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預算案》預留10億元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一方面鞏固人工智能的科學研究,同時要拓展應用,包括在政府內部、法律、金融、醫療、教育等各領域。期望研發院幫助在算法和科技上取得突破,並引入國際數據,將香港打造成「數據港」。
(4) 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大部分公務員都對凍薪表示理解,亦有工會反映不會影響士氣。
(5)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古蹟辦聯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及漁護署在赤洲發掘了約30塊含恐龍骨骼化石的岩石,最大的長約70公分。香港文物探知館為此特別在庭院設置「恐龍會客室」,已吸引超過四萬人次參觀。
(6)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洪水橋/厦村和新田科技城新發展區的區域供冷系統工程正在初始或規劃階段,工程費用達到數百億元。將在第二季度向立法會報告檢視結果。
(7) 內地動畫電影巨製《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在港澳上映一周,票房已突破2,500萬港元,再次刷新港澳影史動畫電影開畫票房和內地電影開畫票房紀錄。
(8)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以中醫藥為切入點推進大健康產業的成長,加強推動澳門中醫藥和科創產業的發展。
(9) 澳門教青局與教育界代表舉行會議,介紹了將在學校開展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的相關教育活動;講解了第十五屆全運及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澳門賽區的志願者組織工作,期望各校鼓勵師生踴躍參與志願服務,推動學校體育運動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向社會傳遞正向的價值觀。
文章精選:《俄烏戰爭結束在望,各國何去何從?》(雷鼎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