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2月 返回*目錄

2025年2月27日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2 - 27(星期四)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國際

1. 美國媒體稱,美烏雙方已就一項美向烏索要礦產資源的協議達成一致,按照最新協議,美烏將共同設立一項基金,烏方會將本國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資源未來收益的50%注入該基金。美國將最大程度地擁有該基金產生的經濟利益。

 

2. 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後,與英國首相斯塔默進行通話,雙方一致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努力實現烏克蘭持久和平方面發揮的領導作用值得歡迎。斯塔默和馬克龍重申,烏克蘭必須成為與俄羅斯就衝突進行的任何和平談判的核心,歐洲已準備好發揮自己的作用。

 

3. 美國國土安全部要求所有外國人必須在美國移民局進行登記,不遵守規定的個人將面臨刑事和民事處罰,最高包括起訴和罰款。

 

4.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用「金卡」簽證機制來取代對外國投資人發放的「綠卡」,一張金卡要價約500萬美元,他稱,金卡將是成為美國公民的途徑,相當於花500萬美元就能成為美國人。

 

5. 美國政府效率部21名技術員工,包括工程師、數據科學家及產品經理,於當地時間2月25日集體辭職。他們拒絕利用技術專才去「廢除關鍵公共服務」。

 

6. 新加坡最大銀行星展銀行表示,由於人工智能承擔了更多由人類所做的工作,該行預計未來3年將裁減約4000員工。

 

(二)兩岸

1. 國務院總理李強到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所屬企業調研科技創新工作。他強調,瞄準前沿新興領域加力推進科技創新,努力搶佔制高點、把握主動權,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更好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2. 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對進口銅展開國安調查,考慮對其徵收新關稅。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形容有關做法,是要阻止中國借助銅產業發展自身勢力。

 

3. 特朗普早前警告台灣若不能把芯片產業移至美國,「我們會很不高興」。另外,美媒報道美國政府正推動一項讓台積電與英特爾組成「合資公司」的計劃。台灣各界對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的疑慮持續擴大。台灣領導人賴清德指出,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在北京,國台辦發言人批評,民進黨當局為謀取私利,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當成「伴手禮」拱手奉送。

 

4.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趙樂際委員長主持閉幕會。會議原則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稿。

 

5. 廣東將發行共307億元專項債用於回收閒置存量土地,為全國首次。收儲的地皮主要包括企業無力或無意願繼續開發的住宅用地和商用地。分析指此舉有助消化市場存量土地規模,改善供過於求問題,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三)港澳

1. 2025財政預算案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自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成立以來,已引進66家重點企業來港,其中8成已經或正籌劃建立全球或地區總部,這些企業不少是估值過百億元的創科企業。此外,投資推廣署去年成功吸引超過500家內地和海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增長超過4成。陳茂波又指,截至去年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3萬宗申請,批出超過27萬宗,共有約18萬名人才到港。

 

2. 受內外因素影響,與資產市場相關的收入遠遜預期。此外,未來幾年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將陸續展開,加上其他與經濟民生相關的基建工程,政府的基本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峯期。中期財政預測的基本工程開支,由去年預計平均每年約900億元,增加至未來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令政府2024/25年度錄得較大赤字872億元,2025/26年度預算赤字670億元,期末財政儲備5,803億元。

 

3. 預算案提出財政整合計劃,包括至2027/28年度累計削減政府經常開支7%,既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公共服務和社會民生的影響,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財政基礎。

 

4. 在2025/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和全體公務員,一致凍薪。2026/27以及2027/28年度,政府編制將會每年分別減百分之二,一共削減約1萬個職位。

 

5. 財政預算案還提出下列紓困措施︰

• 寬減2025/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以每戶五百元為上限。

• 寬減2025/26年度首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以每戶五百元為上限。

• 寬減20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一千五百元。

• 寬減20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利得稅,上限為一千五百元。

• 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以及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作出相若安排。

• 將徵收一百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三百萬元提高至四百萬元。

 

5. 財政預算案,2025至26年度醫科生學額會增加至650個,公營醫療系統亦會引入非本地培訓的醫護人員。

 

6. 政府未來一年不會推商業用地,並考慮將部分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地。未來五年,政府準備可供興建約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當中約六成半的土地來自北都和東涌新市鎮擴展區。

 

7. 適逢「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澳門文化局為更好推動歷史建築的保護和活化,文化發展基金第二輪「歷史建築维修资助計劃」,支持業權人為文物建築和具文化價值建築定期開展結構檢查或檢測,以及實施必要的原樣修復和維護等工作。

 

8. 澳門電訊將百度飛槳AI平台落地澳門,藉AI平台開發,定制切合澳門需要的智慧應用解決方案,將AI與自研的大數據有機結合,與澳門旅遊局共同發佈AI澳門智能客服應用,邁出澳門電訊應用AI的第一步。

 

文章精選:

專訪黃元山:助內企出海  三中心高增值服務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