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1月 返回*目錄

2025年1月20日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1 - 20 (星期一)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為香港高齡教工會會員及友好提供瞭解世界、內地和港澳地區發生的大事和社會脈搏。《摘要》將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 國際
 
 
(1)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已告知顧問,他計劃在就職後訪問中國。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希望在上任後的前100天內開啟訪華之行。早前習近平應約與特朗普通話。雙方就烏克蘭危機、以哈衝突等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並同意建立戰略溝通管道,確保就兩國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保持定期聯繫。
 
 
(2) 即將上任的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很有可能在周一上任後,給予TikTok為期90天的禁令暫緩執行期。美國最高法院早前裁定,支持TikTok在美禁令。TikTok最早將於19日在美國下架。
 
 
(3) 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表示,由於初步細節在新聞報道中洩露,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領導的政府將重新考慮下周是否在芝加哥進行大規模移民驅逐行動。特朗普重申,他計劃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動用軍隊,推動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的計劃。
 
 
(4) 以色列國防軍目前繼續採取行動,襲擊加沙地帶的武裝目標。以軍襲擊了加沙地帶北部和中部的幾個軍事目標。強調以色列國防軍將繼續做好防禦和進攻的準備,不會允許以色列居民的安全受到損害。
 
 
(5) 電騙陰影籠罩泰國,重創遊客信心。近日泰軍方在多個邊境地區設置中英泰文警示牌,加強對外國護照的檢查,提示遊客謹防詐騙。泰總理佩通坦前日開會商討如何增強遊客對泰國旅遊安全的信心,特別是中國遊客。
 
 
(6) 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正在逐漸「中國化」,東大在校生中有超過12%是中國人。背後原因包括中國人追求名牌、中國高考競爭激烈等。有東大教授擔心華生佔比過高有潛在國安風險。
 
 
 
(二) 兩岸
 
(1)  春節將至,中央軍委按慣例在京舉行「慰問駐京部隊老幹部迎新春文藝演出」。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觀看演出,並向在座的離退休老幹部致以節日問候,了解他們身體和生活情況。
 
 
(2) 國家統計局:2024年年末全國人口1408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比2023年增加52萬人;死亡人口10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7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9‰。
 
 
(3) 人形機械人產業將繼電腦、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又一顛覆產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布全球首個人形機械人將於今年上半年舉辦21.0975公里的半馬比賽,根據綜合評分評選出冠亞季軍及完賽獎。
 
 
(4) 春運第五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2.07億人次。其中,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355萬人次,全國公路人員流動量為1.91億人次,民航客運量226萬人次,水路客運量63萬人次,環比均呈現增長態勢。
 
 
(5) 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觀測站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一顆新彗星,命名為C/2025 A3 (Tsuchinshan)。這是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第九顆彗星,也是第七顆以『紫金山』命名的彗星。彗星運行在近日距5.7AU,遠日距14.9AU,軌道傾角10.0度,偏心率0.45的橢圓軌道上,軌道周期為33.1年,亮度預計維持在20等左右。
 
 
(6) 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率團出席帕勞總統惠恕仁就職典禮及進行產業考察。隨團工作人員車輛發生意外,造成6人送院。帕勞警方正在調查事故原因。
 
 
(三) 港澳
 
(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前往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今年年會主題為「智能時代的合作」,議題包括重建國際間和社會間的互信、尋找全球經濟的新增長來源及智能時代的產業轉型等。陳茂波將出席多場主題會議和餐會,並發表演講和參與討論,亦會向多地政商領袖介紹香港的最新情況和新優勢、新機遇。
 
 
(2) 港人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遭非法禁錮及從事非法工作事件,目前已有17人回港。保安局局長鄧炳:成功返港個案並非全部都有交贖金,惟因牽涉警方或軍方行動,故不便透露詳情,會繼續與泰國當局交換情報,並與被禁錮港人的家屬保持聯絡,設法將市民救回港。
 
 
(3) 國安處日前帶走香港民研主席鍾庭耀,指他涉協助通緝人士鍾劍華。保安局長鄧炳強:不擔心查學者的行為會干預學術自由,指現時仍有人從事「軟對抗」,而針對犯法的人,不會因為他的背景是學者而不去查。
 
 
(4) 「港島、九龍區百萬行」昨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開幕禮。百萬行吸引超過8000人、組成超過100隊步行隊伍及個人參加者。
 
 
(5) 香港大學向學生發電郵,指近月超過60名港大學生墮詐騙案,損失超過6000萬元,學生需填寫警方提交的多選題問卷,以提高反詐意識及警覺性,否則無法進入圖書館和學習空間。
 
 
(6) 中大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本港冬季流感季節未到頂,醫院入住率持續上升,其中0至5歲幼兒和65歲或以上人士情況更為顯著,建議市民盡快接種。
 
 
(7)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和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生態學家發現,沙巴龍躉被放生到香港水域後迅速繁殖,對本地海洋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沙巴龍躉是強勢的捕食者,會令食物鏈被干擾且破壞生態平衡,加上體型龐大又缺乏天敵,恐怕會進一步成脅本港原有物種存續。
 
 
(8) 香港城市大學與南京理工大學合作研發一項新式可編程潛望鏡技術,即使有摩天大樓遮擋亦能準確測出無人機的位置,大幅提升無人機在市區使用的安全性。
 
 
(9) 澳門環境保護局為響應2月2的世界濕地日,在路氹城生態保護區舉行2025世界濕地日─環保Fans嘉許暨回收利是封好EASY啟動儀式,帶動社會各界積極實踐減碳行為。
 
 
(10) 澳門關閘口岸、港珠澳大橋港澳口岸、國際機場、氹仔客運碼頭、外港客運碼頭及內港客運碼頭等口岸合共有81條“虹膜自助通道”。已有超過27萬名澳門居民完成登記,逾730萬人次使用虹膜通關。
 
 
視頻精選:龍哥時評:《美國爆發洋悟運動,中美小紅書瘋狂對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