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2025年1月
返回*目錄
2025年1月1日
部分新聞摘要
2025 - 01 - 01(星期三)
編者:本摘要嚴格選輯自具負責任而有代表性報刊,由十多位成員參與編輯。文章推介則納各家之言以供參考。
(一)國際
1. 韓聯社報道:涉嫌內亂和濫用職權被停職的南韓總統尹錫悅,已被批准拘留。尹錫悅的律師指逮捕令無效,要求憲法法院介入仲裁。南韓執政國民力量黨代理黨魁權性東表示,試圖逮捕在任總統並不恰當,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則呼籲,盡快執行逮捕令。
2. 濟州航空周日一架從曼谷起飛前往南韓務安機場的航班,疑遭鳥擊,無法順利放下起落架,飛機最終撞上跑道外牆爆炸起火,僅2人獲救,其餘179人罹難,是全球6年來最慘重空難。豈料南韓法務部周一竟收到恐嚇信,信內聲稱對濟州空難負責,揚言高威力炸彈將於大除夕晚上在多個城市爆炸。目前警方已著手調查。
3. 美國白宮宣布,前總統卡特的國葬儀式將於1月9日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總統拜登將致悼詞。拜登表示,為紀念卡特,聯邦政府和軍事設施等地下半旗30天,1月9日也定為國家哀悼日。這意味著特朗普1月20日在華盛頓就職時,各聯邦機關仍然下半旗。
4. 瑞士國際航空公司一架空中巴士A220-300型客機,12月23日在飛行途中引擎突然故障,造成濃煙竄入機艙與駕駛艙,要在奧地利機場緊急降落,事故造成12名乘客及2名機艙服務員受傷送院,其中一名機艙服務員傷勢嚴重,在醫院深切治療部搶救一周後,周一宣告不治。
5. 印度成功發射兩枚衛星,展開首次太空對接實驗任務,為建立太空站和載人登月鋪路。
6. 美國聯邦第2巡迴上訴法院維持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性侵案的民事裁決,並駁回他要求重新審理女作家卡羅爾起訴他性侵和誹謗一案的要求。 特朗普在案中被裁定性侵及誹謗罪成,要向卡羅爾支付500萬美元賠償。
(二)兩岸
1. 全國政協31日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新年茶話會,習近平在會上表示,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一年來的發展歷程很不平凡,成績令人鼓舞,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取得重要進展,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預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
2. 內地12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50.1,按月跌0.2個百分點,差過市場預期的50.2,並結束3個月升勢,但仍然連續3個月處於50以上的擴張水平。另一方面,12月官方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52.2,按月升2.2個百分點及好過預期;而綜合PMI產出指數亦升1.4個百分點至52.2,兩者皆創9個月新高。
3. 中宣部原副部長張建春涉嫌受賄,遭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早前指張建春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住宿和旅遊等活動安排,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等。
4. 廣州一個正在翻新的地鐵進出站口30日被網友吐槽形似棺材,市民直指“晦氣”。該工程被連夜叫停,有爭議的部分亦被拆除。涉事的花地灣地鐵站是廣州最早投入使用的地鐵站之一,年歲已久,近日正開展舊站口翻新裝修工程。
5. 東方航空明天元旦起用國產大型客機C919,執飛一對來往香港和上海定期航班。有工程師認為,可協助C919打入外國市場,但本港需要培訓更多專業維修人才配合。
6. 紅海危機助攻,全球海運運價趁勢再起。台灣長榮海運今31日年終獎金稍早入帳,據了解,發出約20個月的年終獎金。長榮海運曾豪發過40-50個月的年終,過去4年總共發了約100個月的年終獎金,再加上今年的20個月,5年抱回共120個月月薪。
(三) 港澳
1. 國務院任命海關副關長陳子達為海關關長,同時免去何珮珊的海關關長職務。何珮珊服務香港海關33年,昨日開始退休前休假。
2. 恒指在202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升18點,收報20059點。總結全年,恒指上升3012點,升幅達17.67%,終止4年跌勢。
3. 政府1月1日起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稅率為房租的3%。
4.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仲尼31日在社交網站發文,指自己早前獲行政長官委任為香港大學校委會成員,今日起生效。陳仲尼表示已向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提交了辭職信,由昨日起卸任科大校董會成員,之後將全心全意投入香港大學校委會工作。
5. 醫管局宣布,設於香港兒童醫院的香港母乳庫將於明年1月6日投入服務。首階段服務會先招募捐贈者及接收母乳捐贈,預計同年3月開展第二階段服務,向有臨床需要的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初生嬰兒派發母乳。香港母乳庫期望每年收集約1000公升母乳,讓450至600名極早產及患有危疾的初生嬰兒受惠。
6. 昨天是2024年最後一日,多區都有除夕倒數活動,維港上演跨年倒數煙花匯演,吸引到旅客專程來港觀賞順道購物,不過不少「一簽多行」的深圳旅客就維持即日來回。
7. 2024年,澳門高溫天氣、熱帶氣旋、暴雨多項破紀錄。
8. 廣州市稅務局31日公佈,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粵澳兩地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不少澳門土生土長的青年,在稅務服務助力下,乘著這區域協同發展的春風闖蕩大灣區。
文章精選:中美建交有利和平--卡特遺產必須繼承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