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 - 活動介紹
返回*目錄
2022毋忘9.18 愛我中華音樂會
毋忘9.18 愛我中華音樂會
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都被迫發出吼聲。從此,全國人民展開艱苦奮鬥的抗戰,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這段歷史,我們銘記於心。
2022年9月8日晚上,《毋忘9.18愛我中華音樂會》在香港新光大劇院隆重舉行,參加這場音樂會的有當年抗戰的東江縱隊、游擊隊老戰士及他們的後代,關心和研究抗戰歷史的愛國人士,還有兩百多位音樂家,歌唱家,師生團隊,和包括香港高齡教工會合唱團派出的36位團員在內的數個表演單位。他們借助抗戰經典音樂,弘揚民族正氣。吸引近千觀眾全情投入,支持到底。
音樂會籌委會主席吳軍捷表示:「9.18音樂會是民間對歷史的自發回應,我們還要配合課堂教學,吸引更多香港青少年互動,學會珍惜生命,崇拜英雄,知道自己的責任。」記得香港高齡教工會合唱團於2015年6月21日在上環文娛中心舉辦《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音樂會之後,就曾經組隊前往港九各學校巡迴演唱抗戰歌曲,聊盡為人師表,將真實的歷史傳授給下一代的責任。
今次音樂會一開始,是管樂隊演奏『解放軍進行曲』。隨著那震撼人心的“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的呼號,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入了那戰火紛飛的抗日戰場。隨後,我團的聲樂指導陳麗珍老師登台演唱張寒暉作品《松花江上》,歌詞更是細緻地記載九一八事變以後,大量軍民從中國東北撤退到關內,他們思念淪陷的故土,惦記家鄉衰老的爹娘。歌聲幽怨動人,觀眾感受良深。另一組表演,是屯門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的同學,他們用話劇形式表現了同學們為了認識歷史,走進抗戰英雄村烏蛟騰,採訪老遊擊隊員,而台上的演員就是這段實踐的參與者,十分真實。整場音樂會還有合唱、小組唱,民樂、管樂合奏、朗誦、舞蹈等;形式多變,但感染力強,是一場充滿愛國情懷的藝術盛宴。
香港高齡教工會合唱團演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第四篇章《黃水謠》。此曲分為三段,第一段女聲以起伏婉轉的曲調,描繪萬裡奔流的黃河和河東人民開河築堤、安居樂業的情景﹔第二段男、女聲以緩慢、低沉的音樂表現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們四處逃亡的慘狀﹔第三段恢復女聲,描述黃河奔流依舊,但已是妻離子散,天各一方。這首歌引起共鳴,更掀起全場悲憤莫名的情緒。
演唱會最後一個節目,是香港高齡教工會合唱團帶領全場一起合唱由牧虹寫詞,盧肅譜曲的『團結就是力量』。歌曲表達出香港各界一定會像抗日英雄前輩一樣,在國際風雲變幻的時候,和祖國同守陣地,團結一致,戰勝任何困難,發出萬丈光芒,開創歷史新篇章。
下面,讓我們看看部分表演團體的傾力演出和台下觀眾的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