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部 - 會員創作
返回*目錄
譜出黃昏無限彩!
譜出黃昏無限彩!
- 羅莊寧 -
退休了,閒情多了,時間也多了;打太極、茶敘之餘,上我會參與一些工作、參加一些活動,一樂也!我會舉辦的活動中,我最愛聽時事、健康講座,每次總有收穫的。就在去年,聽了《平常談》作者張立先生的「夕陽無限好」講座,至今仍回味無窮。
那天,張立先生說:「夕陽無限好」只是從世俗的角度而言,其實我們要參悟出:從太陽系的角度看,地球不斷在轉,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就相對出現朝陽、夕陽,生生不息;但從個人的角度而言,「朝陽」、「夕陽」的說法只表示個人心境的起伏而已;個人可有生有滅,人類定永恆不息。因此,張立先生勉勵我們要正確對待和處理好下列兩個問題。
首先是精神與物質的關係。北京市曾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以了解長壽和個人生活嗜好、食物等等的關係。調查發現:百歲老人儘管有人抽煙、喝酒、各式各樣的,但他們的精神狀態全都是樂觀的,大有「天掉下來當被蓋」之慨。可見生活嗜好不是長壽的共性,而心胸廣闊開朗、不計較個人得失才是長壽的共性;事實上,疾病多與個人的精神狀態有關。人的煩惱是客觀存在的,但你的主觀如何對待,結果就不一樣了。「風物長宜放眼量」。退休了,家庭經濟、子女問題可能都是問題。經濟要量入、量存為出;子女問題能幫就幫,幫不了就算,「兒孫自有兒孫福」嘛。今天香港衣食住行等等物質條件,基本上是不成問題的,要有知足常樂的心態。精神與物質相互轉化,要正確對待,不要自尋煩惱,影響生活質素,影響健康。
怎樣才能獲得精神快樂呢?這和自己的心量有關。量,有如酒杯、水桶、江河、大海,有小有大的,開不開心,全在於自己的心量的大小,不在於物質的多寡:關鍵是自己的心量!英國戴安娜王妃有了全世界女人想要得到的東西,但她不開心;相反,印度德蘭修女活得比王妃開心,這是因為德蘭修女全心希望幫助弱勢社群,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緣故。所以,凡事不能以自己利益為核心,不要像有些香港人那樣,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圍繞著自己轉的。當意識到自己的思維陷入片面性時,人就變得有智慧了、精神煥發了。
其次,心量還有另一個問題;這問題少有人去點破它 — 個人如何看待生死?人世間,全部哲學都建立在這生死觀上,而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也歸結到這生死觀上。無論怎樣,都要悟出結果、找出正確答案來,就能擺脫世俗觀點而對身邊的事物就有了新的角度。
心量大些、精神要暢朗些,算盤要打得大一些,就能譜寫出絢麗人生、譜寫出黃昏無限彩!
聽罷張立先生的講話,感悟良多。正是:
一席君談不平常,絲絲睿智哲理強。
頓悟黃昏無限彩,心情暢朗盡朝陽!